欢迎进入银川市总工会网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调查研究

中学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调研与反思
2015-03-12 17:32

中学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调研与反思

李云、志平

【摘要】:社会发展使得教师成为越来越令人羡慕的职业,同时也使得教师成为越来越令人心力交瘁的职业。而对于当下的职业女性来说,不仅要身负工作的压力,还要照顾家庭、孩子、爱人等等事物,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尤其是目前的教师群体,每位老师都肩负着升学的压力、学生管教的压力以及提升素质教育的重大事项,而在这些压力之下,作为特殊群体的青年女教师更要面临心理、身体的问题。因此,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特别是关注青年女教师心理健康,就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青年女教师  心理健康   解决途径  反思

一 、问题的提出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条件,它还关系着一个人的品德、人格的健康发展。教师的健康心理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美国的教授所罗门认为:“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心理健康,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教师是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他人”,学校里教师与学生长时间面对面地接触,其言谈举止和情绪是构成整个教育环境的组成部分。教师心理不健康,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赏罚无度、喜怒无常,容易使师生矛盾尖锐,引起学生情绪的困扰,适应不良,甚至发生心理障碍;反之,教师心理健康,适应良好,教师就能够尊重、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良好关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社会发展使得教师成为越来越令人羡慕的职业,同时也使得教师成为越来越令人心力交瘁的职业。这种尴尬使不少中小学教师长期处于类似“心理感冒”的一种“亚健康”状态中,不仅导致早衰甚至早逝,并且弥漫性地投射到学生身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许多研究表明,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治标”又要“治本”,这个“本”就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二、中学青年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来自压力。压力是什么呢?压力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当上级领导要求你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很多任务的时候;当知识飞速更新要求你不断掌握的时候;当你每个周末都要加班,爱人出差,孩子又生病了的时候……压力就存在于这些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对我们发生着影响。压力是环境因素给我们造成的一种紧张感。虽然说人无压力轻飘飘,适当的压力可以使人充实和上进,但是,压力过大或者这种紧张感过于持久则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形

教师本身这个群体又有它自身的复杂性,如男女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中学与小学差异等等。那么,笔者就从我们身边的部分教师,或者确切地说,高中女教师她们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到底情况是怎样的呢?

从调查结果中发现:

(一) 青年女教师责任重,压力大

现在的青年女教师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学校班额的扩大,教师队伍的壮大,女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起者更加重要的作用。10年前,女班主任在高中里并不多见,而如今,女班主任的数量已远远超过了男班主任的数量。以我校为例,专业技术人员(在编教师)98人,女教师60名,占总人数的61%;40周岁以下的女教师为50人,占女教师总人数的83%,其中26人已经生育了小孩,有6人处于孕期。这些女教师,都工作在一线,全部满工作量甚至超工作量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校28个班级,18个女班主任,超过了60%;学科教师中,语文教师18人,14位女教师,英语教师19人,16位女教师。班主任每天早晨7:00到校组织学生打扫卫生,语文、英语教师每天7:10分到校组织学生早读,一年四季,天天如此。这些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对工作压力的调查中,只有不到1%的女老师认为“没有什么特别压力”, 82%认为“压力大,但可以承受”,近17%的人已接近“无法承受”,出现焦虑,不安,失眠等现象。

(二) 近五成青年女教师常常焦虑

调查发现,近半数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28%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11%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48%的教师感到压力大,经常出现焦虑情绪、强迫症状。在被调查的教师中,高达48%的老师常常感到疲劳,处于烦躁、焦虑之中,12%的老师出现了失眠或睡眠状态不好,还有的老师出现了过敏、多疑、抑郁、精神不振等症状。因为情绪上的波动,28%的老师“有时会在工作中不自觉地流露出”,出现工作倦怠。16%的老师“感觉到为去上班烦,尤其是周一,或假期结束前,上课也很烦”。无疑,他们也把这种情绪带入课堂。
    (三) 六成女老师感到工作时间太长

备课,上课,改作业,这是教师工作的基本环节。那么,教师一天的工作时间究竟有多长?调查结果显示,在正常工作时间,即从周一至周五,本校教师中只有14%的老师“每天工作在8小时左右”,除此之外,31%的老师每天工作8~10小时,29%的老师每天工作10~12小时,还有28%的老师每天工作甚至达到了12小时以上(主要是班主任、高三高考科目老师),

与此同时,26%的老师认为,自己的工作量已经是“超负荷”。对于工作的付出,有64%的老师认为自己“付出超过回报”。
    令人欣慰的是,在如此大的压力之下,仍有72%的老师表示“能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也有23%的人“发牢骚,不情愿地工作”,5%的人想换工作、考研、考公务员等。

(四) 不同年龄段的差异大 

26岁以下年龄组的女教师刚参加工作.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模糊,心理上还未完全准备好.对教师角色的适应较差,又无教学经验,心理上难免犯怵,焦虑、恐怖等消极体验就应运而生;从社会化进程来看,此期正是个人解决婚姻问题的时期,恋爱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都有可能造成他们对人生、社会以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消极看法。我们不能不承认,由于教师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尚不够高,加之校园环境的影响,与外界交往不多,许多女教师对配偶的文化、性情等要求较高,往往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年龄越大,选择范围越小,压力越大。

26-35岁年龄组的女教师经过前一阶段的短暂适应,对教师职业有了较正确的认识并从心理上产生认同教师职业的情感体验,又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在学校中属挑大梁的人物;从社会化进程来看,此期他们的社会角色较多,具有温暖和睦的小家庭,生活比较稳定.有些孩子又小,不存在升学和就业的问题,这一阶段的教师主要是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如还房子贷款、生育孩子(不孕不育)、养育小孩(孩子生病)、处理家务、与公婆的关系、父母患病等问题。但整体来说,压力比前一组明显要小。但这一年龄段的女教师,由于受到学校各种考核、评优、职称等的影响,产生心理烦躁的情绪也是必然的。

三、中学青年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途径

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治标”又要“治本”,这个“本”就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日渐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除了青年女教师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缓释,自我放松,自身的努力外,还应当得到各级行政领导的重视,只有通过自上而下的改变,才能更有效的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一,把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当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来完成

作为教育行政部门,一方面,要设置教师心理健康研究机构,对教师心理健康进行专题调研,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辅导和管理;另一方面,要努力减少形式主义和不良风气对教师造成的心理压力。

在日常工作中,从校长、工会、团委、年级组、教研组等各个部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真正意义上减轻教师的压力。建立心理咨询室,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的效果关键在于咨询教师的素质,因此必须由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担当此任,他们必须遵循聆听、保密、疏导、交友的原则,与咨询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并依据问题的需要使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

第二,建立完善的学校评价体制。怎样评价教师,教师能否接受评价的方式,对教师的心理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学校对教师工作方式的评价总是重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而忽视教师在改变学生的兴趣、行为、品德、心理等方面所作的努力,将考试成绩直接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并将评价结果与奖励、绩效、评优、晋级等相结合,有的学校还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进行量化评分,采取末尾淘汰,或以此作为解聘不合格教师的依据,更有甚者,有的学校在评职称时,要求教师必须有支教的经历,迫使部分女教师不得不到离家很远的陌生的工作环境中去煎熬。这些无疑会增加教师的心理负担。教师工作若能得到积极的评价,他们便会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工作;反之,教师若对评价不满,或担心由于人为的偏差,使自己在评价中受到误解和不信任,则会产生不公平感、猜疑、人际矛盾等心理症状。

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教师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健康的心理来自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工作8小时内外的界限常常很模糊,因此如何把工作与休息处理好,休闲与发展结合起来,有张有弛,也是心理卫生的要求。对于学校来说,应当引导教师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联谊会、健身操、假日旅游、教代会等,广开情感宣泄渠道,使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消除工作给心理带来的压力感。

四、反思

总之,教师的心理状况如何,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问题,更是关系学生的发展和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的问题。因此,全社会都应当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把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当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来完成,并为此付出行动,作出应有的努力。

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说明, 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 教师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女教师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这既与社会升学期望过高, 工作压力过大, 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提高, 管理体制改革对教师岗位的生存危机等外源性压力有关, 又与知识分子特有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易产生工作高焦虑,面对苦恼和困惑不善自我调节等内源性原因有关。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了教师自身的健康状况, 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希望能像关注学生一样关注我们的教师,把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的范畴。

(作者单位:银川市实验中学工会)

返回顶部